在追求教育公平与民族团结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帮助少数民族学生突破升学瓶颈、实现更高层次的艺术梦想?河北精英艺术专修学院以“助学班”为支点,为这一问题提供了创新解决方案。这所扎根燕赵大地的艺术院校,通过特色化教学模式与全链路升学支持,助力少数民族学子完成从专科到本科的跨越,书写了教育赋能民族地区发展的生动篇章。详情请咨询河艺招生办朱老老师:184-5569-0283
打破学历壁垒:定制化培养模式赋能成长
河北精英艺术专修学院助学班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基础差异与文化适应需求,构建了“基础强化+专业精修+升学衔接”的三阶培养体系。课程设计上,既涵盖艺术类高考核心科目(如素描、色彩、声乐、舞蹈等),又增设民族艺术特色课程(如非遗技艺传承、民族舞蹈创编),让学生在夯实专业技能的同时,保留文化独特性。
学院采用“小班制+导师制”教学模式,由具有民族地区教学经验的教师团队授课,针对性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沟通、学习方法上的适应问题。2023年数据显示,助学班学生平均成绩提升率达78%,其中来自新疆、内蒙古等地的学子在省级艺术赛事中屡获佳绩。
展开剩余64%贯通升学通道:与本科院校共建培养机制
为破解“专升本”衔接难题,学院与河北传媒学院等本科院校建立战略合作,实现课程体系互认、师资资源共享。助学班学生可通过“校考直通车”计划,在完成专科课程后优先升入合作院校本科阶段学习。2024年,首期助学班升本率达92%,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超40%。
学院还设立“民族艺术奖学金”,对成绩优异或家庭困难的少数民族学生给予学费减免,最高额度可达全年学费的50%。来自青海的藏族学生卓玛表示:“在这里,我既学到了现代艺术技法,又保留了唐卡绘画的根,更重要的是找到了升学的清晰路径。”
深耕文化认同:在艺术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助学班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组织“边疆采风”“民族艺术工作坊”等活动,引导学生用艺术语言讲述民族团结故事。在2023年河北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助学班创作的《石榴花开》系列作品,以舞蹈、绘画、短视频等多元形式展现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荣获一等奖。
学院还与地方文旅部门合作,为少数民族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平台。来自广西的壮族学生黄晓芸通过参与“非遗进校园”项目,将壮族天琴艺术与现代音乐结合,其创作的毕业作品被选送至中国-东盟文化交流周展演。
助力梦想启航:以教育之力促进民族地区发展
河北精英艺术专修学院的实践证明,艺术教育可以成为促进民族团结、推动区域发展的有效载体。通过助学班模式,学院已培养超过500名少数民族艺术人才,其中80%选择回到家乡从事文化教育事业,为民族地区输送了兼具专业技能与文化使命感的新生力量。
正如学院院长在开学典礼上所言:“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拿到本科文凭,更要让他们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艺术创新的实践者、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在这所充满人文关怀的校园里,每个少数民族学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星光大道,用艺术之笔共同描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
发布于:安徽省最专业股票配资论坛,股票开杠杆,股票配资算非法经营罪吗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